close

退休金要準備多少才夠?到底有哪些支出項目是絕對必要?
台灣銀髮族協會副理事長薛無指出,退休一定要準備文中5大類開銷,
才能盡情享受第二個人生。

第1種錢 醫療看護費
台灣理財顧問認證協會祕書長劉凱平表示,根據美國統計,生命最後一年的醫療費,通常占一生醫療開銷的8成。根據健保局2000年所做的調查,65歲以上人口的門診醫療費用,為64歲以下人口的3.4倍,住院費用更高達7.09倍。60歲以上,每人每年醫療費用激增到3萬元以上,接近80歲時更暴增到約7萬元。

這還只是基本醫療開銷,健保床(即3人房或以上)經常吃緊,當有需要早點住院,或是想維持基本住院品質,一定要準備非健保床(即單人房和雙人房)的預算。目前這二類非健保床的每日自費差價至少在1,600?3,600元;至於全日看護費目前行情為每日2,000元,一個月看護費就要6萬元。

另外,你可能要預留二筆醫療看護金:一筆用來支付高壽父母或岳父母的開銷,一筆是自己用。因為當你退休時,可能父母仍然健在,或是另一半臥病,都有可能吃掉你原先預留的醫療看謢準備金。

第2種錢 基本開銷費 食、衣、住、行等日常花費

根據銀髮人士的經驗,退休後基本開銷中,真正能大幅降低的是治裝費,其餘三項食、住、行,則未必會比退休前少。以伙食費為例,退休人士雖然開始重視飲食清淡,開銷會明顯下降,但為了追求養生,保健食品開銷則會增加。

住的部分,如果已有還清房貸的自有住宅,仍然要預留修繕費用、房屋稅、地價稅、水電與有線電視等固定開銷;如果沒有自有住宅,除非與親人同住,否則房租費用、或是進駐養生村的費用就要列入規畫中。至於行的方面,老人福利法規定,65歲以上老人搭乘大眾運輸系統可享半價優待,但是銀髮人士表示,特別是在70歲以後,行動機能退化相當明顯,勉強搭乘大眾運輸系統反而險象環生,如果是市區內的交通,建議要以計程車為主。說明︰項目中的星號最多為5顆星號愈多,表示該費用在退休生活中的比例愈重要、金額比例也愈高。

第3種錢 生活享受費


生活享受費如果從缺,重新開機的人生也很難精彩,但是這部分的費用開銷會很兩極,富豪版與小康版差異懸殊,譬如環遊世界,你可以選擇購買環球機票,採取背包客玩法,含台北共15個降落點,一趟下來預算約30?40萬元;你也可以選擇郵輪,費用至少百萬元起跳。
運動項目花費最貴的應屬高爾夫球,許多中年男性上班族會期待退休後可以與友人好好打幾場「小白球」,但是打一場的代價分攤下來至少2、3千元跑不掉,包括果嶺費、球車費、桿弟費等,如果一個月想要打個3、4場,即使每個月有勞保年金與退休年金也負擔不起,想要退休後輕鬆的在藍天綠地間揮桿,必須預先準備。

第4種錢 紅白帖、宴客、資助親人、公益

退休後人際圈變小,紅白帖收到的頻率下降,但是每一個紅白帖的金額卻是上升,以喜帖為例,姪甥的嫁娶,身為近親長輩的紅包多是萬元起跳。薛無也提醒,如果有兒孫輩,爺爺奶奶給孫輩的禮物和紅包都是不可免的。

另一種難以拒絕的人情開銷則是資助親人,在每個家族裡,總有財務頻出狀況的親人,雖說「救急不救窮」,但是親人有難,總是難以完全置身事外;還有一種開銷則是做公益,不管是直接捐款、或是擔任義工志工,都是需要成本費用。

第5種錢 後事費
葬禮、塔位

人生終點的最後一項開銷:後事費,如果有後代可倚靠,還不用煩惱到這一條;若是不想留下負擔,有愈來愈多人士已經自己打點好身後開銷,譬如預先購買生前契約、靈骨塔位,這些費用加總起來約數十萬元。

如果想要更精簡後事開銷,可登記地方政府舉辦的聯合奠祭,在固定日期甚至會由地方首長主祭,可以兼顧莊嚴與節約目的。

陳忠瑞 台股達人的投資情

擁有多少錢,你就會想退休? 3千萬元?還是5千萬元?被同業譽為擅長替台股「摸底」、「抓頭」的瑞展產經董事長陳忠瑞,2005年離開元大京華投顧副董事長職務時,縱使已擁有上億元身價,也算是從職場上「退休」了,但並不代表他從此「退出江湖」,反而靠著投資的專業,繼續從事他所熱愛的股市研究工作,寫書、演講、當顧問,過著忙碌而充實的生活!

出身彰化農家的陳忠瑞,家境貧困,小時候不是在田裡幫忙,就是趁午休時間跑到學校對面的罐頭工廠作童工,直到上課鐘響前一分鐘,才趕回學校。因為家境不好,很早就體認到金錢的重要性。考上台大經濟系後,在前財政部長林振國教授的帶領下,知道了什麼叫證券「號子」,更因此替接下來20多年的投資人生埋下種子。
退伍後,陳忠瑞先進入日商住友商社當業務員,銷售塑膠原料,當時主要的客戶就是台塑。為了了解自己的客戶,他上山下海,還跑到港口看工人卸貨,徹底了解後認為台塑是「值得投資的好標的」!於是在台股只有800多點時買進台塑,結果當年塑膠股一路飆漲,最後大賺4倍才出場。

十年磨一劍
賺到吃穿不愁的財富

陳忠瑞利用這筆錢進修,拿到海外MBA學位,「當年多數MBA畢業回國,都從研究員開始做起,我也覺得隨遇而安不錯,便進入安泰投顧當基層研究員。」

進入研究部,陳忠瑞遇到了以嚴格出名的主管葉志勇。每一次將研究報告交給葉志勇時,他連翻都不翻,先問:「你自己滿不滿意?」「有沒有再成長的空間?」當然,報告就是原封不動拿回來重做,就在這一次次的重做中,陳忠瑞紮下了深厚的基本功。

對研究工作,他充滿熱忱,當年安泰是少數進入台灣市場的外資,陳忠瑞幾乎是早上7點不到就進公司,開始研究國外的財經資訊,8點多對公司主管做簡報,9點開盤後緊盯盤面各種訊息,下午還到各公司去拜訪。陳忠瑞回憶,當年他們為了了解公司,還去基隆港實地看公司進口原料的狀況,甚至公司的倉庫堆了哪些產品,他都瞭若指掌。也因為下過苦工,投資也能屢傳捷報。

後來適逢電子股起飛,因為研究工夫紮實,陳忠瑞早早就發現電子股的爆發力,重押聯強、亞光等電子成長股,一舉賺得了足夠讓他退休的財富,「如果沒有30歲前的蹲馬步,我一定無法好好把握30?40歲的投資黃金10年,獲取下半輩子不愁吃穿的財富。」

很多人會在此時選擇退休,好好享受得來不易的成果,但對陳忠瑞來說,「投資」是他的靈魂,他不會輕言離開!陳忠瑞轉進康和證券自營部當操盤手,最令業界印象深刻的就是,他在2000 年「.com泡沫」破滅前,於雜誌上發表了一篇「景氣逆轉的機率,不可太過鐵齒」的論述,,判斷美國景氣已經過了高峰期,台股與美股連動密切,將有由多轉空的可能,公司急忙在高檔清倉,獲利了結,成功避開了接下來的萬點崩盤,賺進了上億元。


一戰成名後,陳忠瑞又進入元大京華投顧就任總經理,3年半後卻瀟灑離開,不戀棧大集團響亮的頭銜,捨棄了有公司配車、司機接送的種種高層禮遇,他轉身追求自在、恬淡的日子。
有捨才有得
離職後找到新天地

「人生最難的是捨得與放下。我當時想:沒有放棄,怎麼又會有『得』呢?」離開元大京華後,半退休狀態的陳忠瑞開始寫書,分享20年來的投資心得。「寫書是充實自我的好方式、是君子三達德中的『立言』!有讀者說,看了我的書讓他重新思考投資方式,進而在今年的空頭市場裡逆勢獲利20%,讓我覺得嘗試不一樣的動作,真的很棒!」

陳忠瑞捨棄高薪、高規格禮遇,卻換得了善緣。現在的陳忠瑞,不幫人代操資金、不學投顧老師收會員、不賣研究報告,只持續在報章雜誌寫專欄,發表免費的寶貴建議。另外,一周至少兩天到台灣人壽當顧問,並與朋友合資跨足餐飲業,持續投資。

「耐不住寂寞,我還沒打算退休,對投資的熱情還沒熄滅!」我們看到陳忠瑞身上匯聚了一股能量:對自己熱愛的事物始終如一的能量!相信即使股海起起伏伏,擁有這股巨大能量的陳忠瑞,將永不消失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i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